top of page
Please reload

回憶提煉味覺 為重要對象烹飪料理

國內要聞

2016-11-18|撰文者:陳乃慈

藝術的形式千變萬化,當它和料理結合,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?程仁珮與林正偉的《從虛幻找到真實》以網路募集八位學員,本月5日在覺旅實驗廚房舉辦共煮工作坊。從概念發想到故事分享,體驗食物、記憶和感受的關聯。

活動一開始,程仁珮請學員想像一位「希望永遠不會消失的對象」,為他製作一鍋料理。這位對象可以是人、寵物或者物件…,接著思考,自己和他之間的關係。比如說,彼此的關係是熱情的、或者比較冷靜的?透過回想這段關係,寫下一些形容的字句。
學員透過寫下的字句,尋找現場相對應的食材,加入自己帶來的調味料,此外,料理的食材需選用想像對象喜歡的顏色。在一陣手忙腳亂之後,大夥終於完成色彩豐富的料理,輪流分享背後的故事。

讓程仁珮驚奇的是,許多學員都選擇愛人或伴侶為料理主題。此外也有親近的長輩、剛買的新鞋,甚至是辛苦的過往…等,它使用洋蔥、大蒜、橘子皮等食材,製成苦味料理,比喻回憶裡交雜快樂與痛苦,化為自己成長的養分。

 

2014年起,程仁珮開始用創作探討飲食和人的關係。《從虛幻找到真實》嘗試翻轉以往創作,讓學員擔任試做食物的角色。2014年作品《你的料理我的食譜》是在法國駐村的創作計畫,她使用張貼海報、打電話的方式,邀請不同國籍的人一起享用免費餐點。在用餐前,受邀者要先寄一張本國料理的照片,程仁珮靠著想像製作出來,味覺和食材都充滿想像空間。


 

食物就像人生的縮影

程仁珮說:「食物就像人生的縮影,好比有人偏好鹹食、有人偏好甜食,其實是源自生長環境的給予,才養成現在的飲食習慣。」她補充:「有時某樣食物代表寬容或悲傷,它本身是沒有情緒的,重要的是進食當下的記憶,人們會由回憶去定義味覺。」


《從虛幻找到真實》是大內藝術節「藝術食糧計劃」的活動之一,找藝術家和當地餐廳合力展出。「覺旅實驗廚房」平時不對外開放,是研發新餐點的所在。今年覺旅咖啡推出「創客計畫」,邀請大眾體驗共學活動,和程仁珮、林正偉的理念不謀而合。

Please reload

bottom of page